廣西財政廳:加強扶貧資金監管確保脫貧攻堅成效

記者4月11日從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獲悉,今年3月30日,廣西財政gps車隊管理系統廳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於印發強化扶貧資金監督檢查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的通知》,決定從2018至2020年,每年由自治區財政廳統籌整合全區財政系統力量,采取統一部署、上下聯動方式,對全區所有貧困縣扶貧政策落實和資金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地毯式檢查,實現全面覆蓋,不留死角。

自治區財政廳農業處副處長吳曉青介紹,2017年以來,自治區財政廳嚴格落實“十三五”脫貧攻堅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將脫貧攻堅作為第一保障重點,深挖各級財政潛力,按規定比例增列扶貧預算,不斷增強縣級財政對脫貧攻堅的保障能力。2017年,全區各級財政共籌措落實專項用於扶貧的財政資金256億元,比2016年同口徑增加90億元,增長55%,為加速推進全區“八個一批”“十大行動”提供瞭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加上統籌用於扶貧領域的涉農資金和用於教育扶貧、社保扶貧等領域的行業資金,2017年全區財政用於支持脫貧攻堅的資金合計超過870億元,比2016年增加150億元以上。

自治區財政廳在將扶貧資金項目審批權和資金使用自主權全面下放縣一級的同時,按照“自治區負總責、市抓協調、縣為主體”以及“責任、權力、資金、任務”四到縣的要求,切實強化縣級政府在扶貧資金監管中的主體責任。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車輛監控系統整合涉農資金年度績效評價為抓手,把扶貧資金監管履職情況和監管成效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並將考核結果與扶貧資金分配直接掛鉤。通過正向激勵和反面警示相結合的方式,督促各級各部門切實肩負起監管職責,嚴防嚴控扶貧資金管理使用風險。同時要求各市、縣將績效評價作為契機,提煉先進經驗、發現存在問題、自覺進行整改,真正達到“以評定績、以考促改”的效果。

2016年以來,廣西每年至少開展兩次扶貧資金專項檢查,采取“自查+抽查+專項督查”的方式進行拉網式檢查。其中,2017年自治區財政廳共實地檢查瞭14個設區市、54個縣。檢查發現的問題全部依法下達處理決定書和印發通報,責令限期整改,並將檢查發現涉嫌個人違紀的問題線索移送自治區紀委。同時,自治區財政廳探索引入第三方開展扶貧資金審計。指導各地積極推進扶貧資金社會化監督,足額安排預算資金,聘請優質第三方機構開展扶貧資金審計工作。2017年共開展第三方審計4次,審計范圍包含18個縣(市、區)。此外,不斷強化自治區、市、縣三級扶貧資金月通報制度。在自治區層面上,自治區財政廳會同相關主管部門,按月通報各市、縣財政扶貧資金使用情況和支出進度,並約談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使用成效差、支出進度滯後的市、縣。對整改態度不認真、措施不得力、效果不到位的市、縣,自治區財政廳提請自治區政府主要領導約談當地“一把手”,強力壓實主體責任。

(通訊員吳秀歡 光明融媒記者周仕興)gps物流車隊管理

[責任編輯:白麗克孜·帕哈丁]
arrow
arrow

    oke208ag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